心智化:精神分析視野下的依附理論

by 浣熊心理師
心智化與依附理論標題

心智化 (Mentalization)是Peter Fonagy試圖以精神分析的方式,來思考依附理論中不同依附風格可能的發展機制。傳統依附理論著重在情緒的現象,但心智化透過精神分析的方式,擴展到了不同依附風格的認知層次和自我發展領域。為了能夠快速理解依附理論中不同的依附風格在心智化的理論架構的狀態,我們整理出以下這個表以及後續的說明。


表:Fonagy理論中不同依附風格的發展機制、情緒、認知發展和自我

 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
發展機制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主要照顧者看見兒童的心理狀態,以鏡像情緒、象徵的語言來回饋兒童的心理狀態。
C.    兒童將自身的狀態與主要照顧者所呈顯出來的次級表徵相連結並得以內化。
D.   兒童得以以較表徵的方式來思考及運作。
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因著焦慮依附照顧者對外在世界過度敏感,照顧者未經象徵化轉換,以貼近現實的方式回饋給兒童。
C.    兒童缺乏次級表徵,而以貼近真實的方式因應。
D.   兒童將外在客觀真實等同於心理真實,以心智等值模式的方式思考,發展出焦慮依附風格的特性。
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因著逃避依附照顧者對外在世界拒斥及過度象徵化,以分離現實的方式回饋給兒童。
C.   兒童習得次級表徵的因應方式,並以逃避客觀真實來因應。
D.  兒童採取假扮模式的方式思考,遠離客觀真實,發展出逃避依附風格。
情緒及情緒規制能夠內化次級的情緒表徵,並且彈性使用次級情緒表徵來表達。缺乏情緒的次級表徵,以如同經驗到現實的方式來經驗到情緒;偏好情緒刺激、容易感受到壓力、較缺乏情緒控制。以假扮模式徹底區隔客觀真實與心理真實,以過度表徵、抽象的形式來因應情緒。
認知發展心智化能夠在遊戲中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及假扮模式,並且能發展心智化能力,以達成和他人間的相互主體性。無法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無法區分經驗到現實以及現實的表徵;將外在世界,等同於內在世界的方式與他人融合,而非相互主體性。無法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以徹底脫離客觀真實的方式運作假扮模式;將他人視為與自身無關的事物,無法涉入外在真實而達成互為主體性。
自我發展自我內容得以在他人的象徵化回饋中建立;自我與他人均經驗為真實,但能區分自我與他人的不同。 主要照顧者回饋出焦慮和害怕,形成對自我的負向感受。發展早期會以外化和分裂的方式因應;較為成熟後則採取投射性認同的因應策略,使得客觀社會真實被扭曲,形成與內在真實一致的樣貌。個案知覺到主要照顧者對自己的害怕與拒斥,使得自我認為自己是不受喜愛的而產生羞愧感。面對羞愧感採取徹底象徵化的形式,拒絕直接面對此一情緒,使得對自我和他人的認識不精確和無效率。


依附理論的歷史

Bowlby從動物行為學的觀察中提出依附理論

Bowlby(1969/1982)根據動物行為學的原則提出依附理論的觀點。行為系統的意思是指個體為了特定的目的而產生一系列的行為,其中最重要的的目的是基於演化的觀點:為了物種的延續和生存。個體會因為繁衍的動機產生行為,這些的行為會隨著發展和環境而有所改變,並且於經驗中調整成為最有效的行為。演化的觀點使得Bowlby認為這些人類行為都有其生理基礎,並且在生物中有一個中央系統去管控這些行為系統的運作,當有需要的時候就會開啓,不需要的時候就會結束。

在他的觀點中,人有許多行為系統,而依附行為是其中一個。依附行為系統指的是嬰兒對特定角色的接近性行為,包括微笑、發聲、哭泣等;透過這些行為的展現,可以使嬰兒接近他的主要照顧者。同樣的,主要照顧者也有一個照顧系統,包括一系列的行為:對嬰兒的關心、回應性、和正確的同理嬰兒的需要等等。在動物行為學的觀點而言,依附行為和照顧行為都是為了能夠讓物種延續下去的演化需求而產生的。這些行為系統並非總是在啓動狀態,而是在照顧者與嬰兒之間會透過這兩者系統的啓動與否達成動態平衡:當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行為系統沒有被激發時,嬰兒可以透過依附系統的激發來促使母嬰關係的接近,而使得嬰兒得到回應;反之,當照顧者的照顧行為系統正在運作,主動關心嬰兒並給予嬰兒回應時,嬰兒的依附系統並不需要運作。

和依附系統、照顧系統之間平衡相關的系統是畏懼系統。自然界中有許多刺激是嬰兒天生就認為其和危險相關聯—包括黑、大聲和孤單等等。畏懼系統的激發是一種保護因子,讓嬰兒透過激發畏懼系統能夠對自然界的特定刺激產生逃避。當依附系統能夠運作並且得到照顧者的照顧時,嬰兒就不需要長時間使用畏懼系統。另外一個相關聯的是探索系統。探索行為系統是讓嬰兒能夠對環境有所認識,並且能夠隨著探索而更適應這個環境。類似於畏懼系統,依附系統的運作能夠提供探索行為系統「探索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 from which to explore)(Ainsworth, 1963),嬰兒能夠在探索行為系統和依附行為系統間找到平衡。



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在這些行為系統中,情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Bowlby的演化觀點中,演化的壓力帶出了情緒的反應,這是依附系統在歷程上能完成功能的關鍵因子。當嬰兒開始有情緒展現,包括生氣、哭泣,其實都是一種對關係的示警,並且促使主要照顧者做回應;此時,主要照顧者的回應,事實上是協助兒童進行情緒規制,並且在這其中維持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Cassidy, 1999)。

而當這些行為上的連結反覆發生時,就能產生行為和情緒間的連結。依附連結(attachment bond)指的是一種情感上的聯繫(affection tie),且這個聯繫並非雙人,而是於個人內在之中的。它是一個個人組織中的必要表徵(entailing re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Ainsworth, 1989)。依附連結有一些特性:首先,依附連結是於個人內在之中持續存在的。其次,這個依附連結的對象是一個特定的對象,而不是只是泛指與所有人的連結。第三,依附連結會讓個人希望能夠持續與個人形成連結,並且第四,當與該特定對象被強迫分離時,個人會感到挫折與悲傷。

在這樣的依附連結的特定性之下,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依附連結是相當獨有的:嬰兒對主要照顧者所擁有的情緒連結的內涵,是一種保護和安全的經驗。因此,當此一內涵存在於嬰兒之中時,不需要主要照顧者存在也能帶有此一情緒連結;此時,即形成嬰兒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也就是說,嬰兒隨著經驗和其連結的情緒,能將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模式,在個人內在以表徵的形式來呈現。



不安全依附風格

Bowlby亦解釋了為何會發展出不安全的依附風格。他認為對嬰兒來說,依附行為系統是穩定存在的,但對照顧者來說,照顧行為系統和其他行為系統之間彼此是競爭的。例如若照顧者為了存活而努力工作,相較於照顧行為系統,工作所產生的行為較為重要,主要照顧者會權衡利弊得失後,為了物種的生存而選擇去工作。此時,嬰兒的依附行為系統雖然運作,但無法獲得主要照顧者的回應,就會激發起其他行為系統,例如畏懼行為系統等等。儘管照顧者的缺乏回應,是為了生存而非刻意,但仍然會因為如此的狀況而發展出較不佳的依附風格。Ainsworth, Blehar, Waters及Wall(1978)則以陌生人情境(strange situation)對兒童的依附關係品質進行測量,結果可以區分成四種類型的依附關係: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抗拒型依附及混亂型依附

安全型依附是能將父母親視為安全基地,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能夠主動尋求協助並立刻舒緩情緒。逃避型依附則對在陌生情境回來時較為抗拒,會避開父母親或很慢才會打招呼。抗拒型依附的兒童在父母親回來時混雜了親密和生氣、抗拒的行為,當父母親主動接近時他們會掙扎,並且可能會推打父母親。混亂型依附則顯現出嚴重的不安全感受,對主要照顧者回來時較難展現一致性的行為。Ainsworth的研究開啓了對兒童期依附風格分類的行為觀察研究取向。

雖然Bowlby(1969/1982)的著作中提到依附理論是一個生命全程的發展理論,但是對於青少年、成年及老年所提供的訊息非常的少(Crowell, Fraley, & Shaver, 1999)。這也就成為依附理論當初發展時一個較大的遺憾。當我們想要研究成人期的依附風格時,除了行為層次與兒童不同之外,不同依附風格在認知層次和自我的層次應該如何被了解,這是傳統依附理論的論述所不足之處。Fonagy的精神分析理論,嘗試著重新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待依附風格的影響。



心智化觀點下的依附理論

Fonagy對於整合精神分析和依附理論所做的努力

這個部分目的在概述Fonagy對整合精神分析和傳統依附理論所做的努力。於此,我們根據Fonagy等人(2002)在《情緒規制、心智化和自我的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以及Fonagy(2010)在《依附理論與精神分析》(Attachment Theory and Psychoanalysis)二書中的論述,進行描述。根據個人發展的領域不同,於此我們將其理論分為數部分來加以描述:一、情緒規制(affect regulation),二、認知發展及心智化(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entalization),三、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以及四、不同依附風格於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可能發生的結果。



情緒規制

情緒規制在傳統及當代的依附理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Mikulincer與Shaver(2008)就指出,不同依附風格的個人會採取不同的情緒規制策略:較為焦慮依附的個人會採取過度反應(hyperactivity)策略,而較為逃避依附的個人會採取較不反應(hypoactivity)的策略。雖然依附理論能夠捕捉情緒規制所顯現的現象,但對於為何會有不同情緒規制的策略?Bowlby的依附理論,認為在內在運作模式的基模中主要照顧者的情緒連結是否穩定。

和Bowlby的論述相同,但Fonagy改採取精神分析的觀點,嘗試著從兒童發展的初期來討論。如同人類基本情緒的研究,情緒是人類作為一種物種所本來就有的特性。嬰兒出生時即帶有情緒的能力,但嬰兒出生初期對情緒尚不具備任何認識,也並沒有能力對情緒有所控制。隨著生理發展,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知覺開始漸漸發展(例如:視覺開始清晰),也就較能夠對外在世界刺激有所認識。對Fonagy來說,嬰兒期開始學習情緒控制,是根據以下三件事情所共同構成:母親對嬰兒情緒的標記性鏡像回應、嬰兒對外在世界連帶性的偵測能力、及情緒的次級表徵性結構。

當嬰兒有情緒展現時,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會因為嬰兒的情緒展現而有所回應。若是正常依附風格的母親,對應著嬰兒的情緒,會展現與嬰兒相同但並非完全相同的情緒狀態。母親自身的情緒和嬰兒的情緒並不相同:母親展現嬰兒情緒的目的是嘗試著想表達理解,但這並非母親自身真實的情緒狀態。例如,當嬰兒哭泣時,母親抱起嬰兒並且表示「噢,你好難過」而望向嬰兒哭泣的臉,並展現關心和擔憂的神情。此時,儘管母親顯現了類似於嬰兒的難過、哭泣的情緒,但這與母親自身的情緒是不相同的。這個之間的不同,Fonagy將其命名為「標記的情緒反映」(marked emotion-reflection)

當母親給予如此的情緒回饋時,嬰兒自身感官對於外在世界連帶性的偵測能力會開始運作。連帶性偵測機制(contingency-detection mechanism)表示的是自我內在的狀態與外在的狀態之間相互關聯的過程。例如,當外界刺激非常吵鬧時,個體自身的血壓、心跳、呼吸等生理指標會因為外在刺激也有相等量的升高、急促;反之,當外在較無刺激時,內在生理指標亦會隨著等同的下降。於嬰兒出生初期,外在刺激和內在刺激的平衡並無法有一意識層次上的控制,內外在的平衡是生理回饋機制所給予的條件。

在有連帶性偵測機制之下的兒童,遇見母親帶有標記性的情緒反映時,能夠透過此一機制慢慢調整情緒。首先,當內在的刺激大於外在刺激(亦即,嬰兒自身的哭泣和母親的安撫)時,連帶性機制會嘗試讓內外兩種激發程度更為靠近,而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因此,嬰兒所展現的負向情緒的頻率和程度能夠隨著時間和安撫中下降。接著,當嬰兒作為一個主動者,當他發現嬰兒自身的哭泣情緒和母親對情緒的回應有很高的因果連帶關係時,嬰兒會產生一個正向情緒的激發(arousal),而降低本來的負向情緒。第三,當嬰兒發現自身的負向情緒展現和母親情緒回應之間的關聯性時,嬰兒會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有自我規制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 as self-regulating agent)。

嬰兒自身情緒的展現時,為一個初級情感性狀態(primary-level affective state),但當上面這個循環反覆出現時,就構成了次級的表徵性結構(secondary representational structure)。次級的表徵性結構內涵所內涵的即是母親的標記性情緒鏡像回映,其中包括母親對嬰兒情緒性的命名、概念,以及其對於該情緒的安撫等因應模式。次級表徵性結構有幾個重要的面向:首先,當嬰兒內化母親鏡像反映的情緒和概念,次級性表徵結構就成為一個定錨參照之處。當嬰兒之後經驗到情緒時,被內化的次級性表徵結構就會成為自身的參照點,而能夠因應情緒。第二,透過對情緒的概念、命名,情緒本身不再只是單純經驗上層次,而學到情緒如何可以被抽象化、概念化等表徵層次。於Fonagy的論述中,這樣的表徵層次已經來到假扮模式(pretend mode),於後面提及認知發展及心智化時會再詳細說明。



認知發展及心智化歷程

Fonagy所談的認知發展,強調的是在精神分析傳統之下心理真實和客觀真實的區分。過往精神分析傳統聚焦在心理真實的研究,例如克萊恩於兒童期分析中提出幻見(phantasy)的概念,就聚焦在兒童早期主體性無意識的經驗。Fonagy特別提到,內在真實與外在真實的區分,並不是一個普世皆然的概念;事實上,這個區分是一個發展的成就(Normal awar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lity is not universal, but rather a developmental achievement.)(Fonagy, 2010, p. 169)。在他的理論中,因著內在真實與外在真實的區分程度,分為兩種模式:心智等值模式(psychic equivalent)和假扮模式(pretend mode)

心智等值模式是指「一種較為素樸的心理功能,包括想法、情緒等等會在『經驗到真實』和『對真實的表徵』之間產生混淆」(…Refer to the more primitive level of mental functioning, where internal minds states such as thoughts, fantasies, and feelings are confused with and experienced as reality and not as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Fonagy等人, 2002, p. 293)。而假扮模式(pretend mode)則能夠區分心智表徵和真實之間的關聯性(Awareness of the representational nature of internal mind state: By separating or decoupling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from reality )(Fonagy等人, 2002, p. 293)。換句話說,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的區分,在於前者將心理真實等同於客觀真實,而後者能將心理真實與客觀真實脫鉤,心理真實只是客觀真實的一種可能。

  關於心智等值模式,我們於此舉Gabbard(2005/2007)的其中一個例子來表示

「一位二十八歲的患者已經接受了六個月的治療。在會談中,明明是輕微的事,還是會引發患者嚴重的反應。在某次會談剩下大約五分鐘時,她開始談到在感恩節假期中拜訪家人的事。她覺得自己對父親來說並不重要,因為父親似乎對她兄弟的活動更感興趣。在這段討論過程中,治療師望向掛在牆上的時鐘,因為時間快要到了,他希望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時間,能夠討論到患者假定父親對她有什麼感覺。此時,患者突然停止說話,看著地上。於是,治療師問他有什麼不對勁。在一段沈默之後,她突然哭了出來,說:「你等不及要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我很抱歉我讓你覺得無聊!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你無法忍受我,你做這件事情只是為了錢而已。如果你想要我離開的話,我現在就可以走。」

治療師嚇了一跳,有些防衛地回應說,他只是單純在注意時間,因為他希望確定自己在治療結束前還有時間能說些什麼。患者回答道:「這真是個好藉口,你以為我會相信嗎?」治療師變得更加防衛,斷然地說:「不管你相不相信,這就是實話。」患者非常固執:「我看到的就是這樣。」他把手用力按在椅子旁的木製桌子上,提高音量說:「你這樣就像是告訴我這個桌子不是木頭做的一樣!」就像患者那樣自覺受到誤解,治療師繼續說到:「我所要說的只是:看時鐘這件事情的原因,有可能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而這正如同你假定你的父親會怎麼想一樣。」即使治療師努力嘗試提供其他可能性,患者卻變的更加固執:「這下子你的意思還是我看走眼了!至少你得承認這一點!」(Gabbard, 2005/2007, p. 458)

Gabbard所舉的例子是一個邊緣性人格疾患的個案所經驗到的事;於此例中,個案抱持著心智等值模式,認為其所看見的就是真實,並且已經幾乎要到妄念的程度。屬於個案的心理真實的空間未能打開,讓個案無法在內在的層次經驗到他自己,迫使其必須在外在的層次去經驗到他自身(Not being able to feel themselves from within, they are forced to experience the self from without)(Fonagy, 2010, p. 178)。也因此,當對這一類的個案做治療後的回顧時,個案如此回顧到:「我沒有辦法看見到有任何可能,只有我是對的;那不是我不想要去看見他,而是他本身就不存在」(I just could not see any possibility, other than I was right; it’s not that I did not want to see it, it simply did not exist.)(Fonagy, 2010, p. 179)。未能打開心理真實空間,是心智等值模式的重要線索。

對Fonagy來說,這個假扮模式和心智等值模式的發展,是與兒童的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發展連結上關係的。心智理論是一種人能夠歸因他人意圖與信念的能力,一般兒童約於四歲左右能夠發展出心智理論的能力(Wimmer & Perner, 1983)。三歲以前,兒童尚未發展出能夠表徵他人信念與意圖的能力;因此,此時兒童所經驗到的真實就等於心理真實,即心智等值模式。因此,三歲兒童在執行典範心智理論的作業(例如,Sally-Anne Task)時,會將知覺到的客觀真實等同於他人的心理真實。三歲之前亦缺少表徵或象徵化的能力,也較無法以表徵的形式描述自身的情緒、想法和經驗。四歲後兒童開始發展出心智理論的能力,能夠歸因他人的欲望與信念,此時即發展出不同的表徵能力。

對精神分析理論來說,心智理論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關鍵在於遊戲。Winnicott即注意到假扮遊戲之中,兒童的客觀知覺和兒童的主體性之間有一條理論性的分際線;在這條分際線之下,兒童的客觀知覺歸屬於外在世界,而主體性卻又置入於心理世界之中,且此二者之間並不相同。假扮遊戲提供了「真實不真實」的彈性;意思是指,正是遊戲提供了兒童不真實的空間,使得內在精神的心理活動得以在此空間中開展出來。

但這個能夠歸因他人信念、欲望的心智化過程,是如何開展出來的呢?Fonagy認為要反覆性的出現三個條件:兒童當下的心智狀態、主要照顧者如何表徵這個狀態(亦即,主要照顧者如何「思考」此一狀態)、以及提供架構(frame)。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本身會有一個心理的狀態,而這個狀態被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所觀察到並且表徵,概念化之後將這個表徵給表現出來。兒童此時知覺到由主要照顧者所呈顯的表徵和當下的情境相連結,內化後而成為自身的、表徵、象徵性的內在狀態。例如,兒童早期所發生的想像遊戲,是以A物作為B物,像是以香蕉當作電話、臉盆當作帽子。兒童將香蕉拿起,此時主要照顧者可能主導一個情境,也拿起香蕉並且假裝為電話,對著香蕉說話。此時,兒童望向照顧者所呈顯出來的狀態,知覺到外在並且和自我的狀態相聯結成為內在的狀態,也開始拿起香蕉說起電話來。

在上述這個例子裡,「架構」是整個遊戲中最重要的元素。架構的意思,是指主要照顧者提供一個宛若(as-if)的態度,並且這個態度能夠被兒童所內化而成為其自身的意圖狀態。而由此觀之,遊戲事實上真正的功能,在於提供彈性;真正的歷程,是在遊戲之中打破真實之所以為真實的連結,打破心智等值模式的強連結,而能夠在宛若的態度裡遊戲但仍和真實有所接觸。這是Fonagy所提出的「與真實遊戲」(playing with reality)(Fonagy等人, 2002, p. 267)。

心智化的過程,就是在遊戲之中整合假扮遊戲和心智等值模式。對Fonagy而言,整合的意思是在這兩者之中能夠彈性的交互運用,而不是固定只使用某一種模式。這個發展的過程有幾種意義:(一)個體能夠開始視他人的行動是有其心理意義(意思是,能夠了解為何他有這個行動),並且能夠開始嘗試預測他人的行為。(二)能夠彈性的運用心智等值和假扮模式,據此能夠區分內外在真實,了解個人的行動並不表示事物就如其所認識的那樣。(三)如果沒有對心理的狀態有清楚的象徵、表徵時,和他人的溝通是被限制住的。(四)當能夠心智化之後,才能夠協助對方去達成高層次的互為主體性。以及(五)在此過程中,能夠持續的經驗到心理自我。



依附中的自我發展

在討論自我發展時,我們仍然可以回到James(1890)在討論自我作為主詞施為者(I)及自我作為被認識者(self)的兩個層次來加以考慮。

自我作為被認識者的層次,在情緒規制、認知發展和心智化的兩段討論中,除了心智化裡透過宛若的方式遊戲以外,大部份都呈現相同的互動機制:兒童抱持著初級的心理狀態→主要照顧者看見兒童的心理狀態,對兒童的心理狀態給予轉換、象徵化後,透過鏡像情緒、象徵層次的語言表達裡進行回饋→兒童將自身的狀態與主要照顧者所呈顯出來的象徵、表徵層次相連結並得以內化→兒童脫離情緒、物理的客觀、經驗現實,而得以以較表徵的方式來思考及運作。對Fonagy來說,兒童的自我狀態總是在他人的心智之中(The infant has been able to find a recognizable version of his mental states in another person’s mind.),並且透過對方的象徵化,我們得以有機會對這些心智等值模式形成表徵。

而在自我為主詞施為者的層次裡,在前述兩段討論中,也有相同的模式。在情緒規制中,習得了表徵的個體能夠經驗到自我作為情緒的主動調節者;而在遊戲過程中,當進入假扮遊戲時,個體能夠經驗到自我能透過假扮、象徵、表徵的層次來思考而不需要改變真實的改變自身的身份、意識,使得個體在認識外在世界上,更能夠作為主動的認識者。



不同依附風格:發展機制、情緒規制、認知風格及自我發展

於前述所提及的發展形式,是指常態兒童的發展論述。接下來,開始論述不同依附風格的個人是如何形塑而來。

相較於Bowlby當初所提出的依附理論,觀察的焦點注重在主要照顧者的回應性、精確性等,Fonagy的理論,論述的焦點是在兒童所經驗到的現象為何。也因此,我們所說的「不同依附風格」時,實質上也是指主要照顧者自身的依附風格(例如:若主要照顧者是焦慮依附風格,則其在行為表徵上對兒童的負向情緒可能相當焦慮;而當主要照顧者是逃避依附風格時,則其在行為表徵上可能較無法回應兒童的需要)。焦點是根據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風格互動形式,而可能讓兒童有什麼樣的經驗感受。根據客體關係的投射性認同機制,依附關係的運作模式本身會產生代間傳遞現象:主要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依附風格,會因為主要照顧者如何對待被照顧者,使得被照顧者形朔成和照顧者一般的依附風格。雖然這種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之間依附風格相似的現象,Bowlby(1969/1982)認為這是生理機制和演化的影響,但對Fonagy等人(2002)來說,兩個人之間的互動歷程不只是單純以生理因素就能夠完全解釋的,這個互動歷程是Fonagy所強調的理論核心。

如同前面的理論和焦點所描述,對Fonagy而言,自我發展、情緒規制、認知發展和心智化三種能力,都和母親是否能夠回應兒童有關聯。也就是說,母親是否在情緒上、或是在想法上,能夠理解兒童的狀態、需要,並且將其轉換為較為象徵層次的樣貌再回饋給兒童,是兒童之所以能夠在此三者領域上發展的重要關鍵(Meins等人, 2002; Ontai & Thompson, 2008)。相較於安全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焦慮依附、逃避依附兩種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在回應嬰兒的表現上會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了兒童發展中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將分別討論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的主要照顧者和兒童互動的過程,並進一步指出究竟此一依附風格是如何透過投射性認同來進行代間傳遞的現象。



焦慮依附風格

焦慮依附風格的個人行為,會對情緒刺激會較為敏感,一些小的刺激就會形成很大的反應,並且容易因焦慮而形成壓力。因此,當兒童哭泣而有負向的情緒展現時,主要照顧者會因為這樣的負向情緒而感受到壓力,因而會未經調節、未經象徵化的過程將情緒直接回應給兒童。由於兒童會將主要照顧者所呈顯的狀態與內在的狀態相連結,當未經象徵化的過程直接回應給兒童時,兒童就沒有機會得以內化情緒的次級表徵,而經驗到類似真實的情緒。情緒和客觀真實連結的太過清楚,造成兒童對情緒的因應會採取心智等值模式的方式來經驗,而無法以表徵的方式來回饋。

同樣的,在認知發展和社會情境中,焦慮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也難以協助兒童將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之間彈性的運用而整合起來。在過往的研究中,焦慮依附風格的兒童在心智理論能力出現的年齡,晚於安全依附風格的心智理論出現的年齡(Fonagy, Redfern, & Charman, 1997),顯示心智理論能力發展的早晚可能會因為依附風格的差異有所改變。焦慮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可能會傾向在遊戲的情境中回應的過於真實。例如,一個兒童在和主要照顧者玩扮家家酒時,在遊戲情境中兒童煮菜時,不小心將手給燙傷了。此時主要照顧者以過分真實和強烈的方式回應兒童,對兒童而言,兒童所內化的是一種過分擔憂的情緒,使得兒童對假扮和心智等值之間的分際感到困惑。

對自我的發展而言,焦慮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無法象徵化兒童的狀態,使得兒童內化為自我的是主要照顧者的防衛機制。對於焦慮依附風格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兒童而言,兒童的自我會有兩個內化的面向:其一是由於回應回來的反應過分真實,沒有被經過象徵化的內容的直接給予,使得個人無法以較為象徵化的概念加以思考,兒童屬於個人的心思空間無法打開;其二是所內化的往往是主要照顧者的挫折、擔憂和恐懼,這個挫折會內化成為兒童的自我;但這個自我並非原始和自我一致的自我,使得這個挫折和異化必須要被外化。於兒童早期時,兒童會使用外化、分裂等防衛機制將不好的自我分開,但隨著兒童年齡漸長而自我概念較為成型時,不好的自我會以投射性認同的方式投射出去。一如之前所提到的,個案無法以內在心思空間經驗到的層次來處理,而被迫要在外在層次去經驗他自己。投射性認同的防衛機轉,會讓個案反覆經歷到早年的經驗,而產生依附關係中代間傳遞的現象。



逃避依附風格

相較於焦慮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會以太過真實的方式來回應給兒童,逃避依附風格的主要照顧者會以近乎解離的方式,以完全的假扮模式、和外在世界近乎無關的方式來處理兒童的反應。這些主要照顧者會忽略兒童的負向情緒展現,或是將這些情緒展現轉化為一種完全內在精神性的層次在理解,例如兒童感冒、罹病、或是過度疲倦等等。逃避依附風格主要照顧者所照顧的兒童,在情緒規制上內化了主要照顧者完全表徵、概念化的層次,使得其對於真實的情緒展現感到害怕,會選擇去忽視掉客觀真實,而完全退回心理真實中運作。亦即,逃避依附風格照顧者的兒童,會習得照顧者忽視客觀現實的方式來處理情緒;若是不得已必須要處理情緒時,也會以過度象徵化、抽象化的方式來控制情緒。

對兒童的自我發展而言,當主要照顧者以疏離、不理會其現實、或以完全抽象的概念來照顧而同時,兒童會知覺到自身的心智是危險的。例如,當兒童接近主要照顧者以尋求親近之時,受到主要照顧者較為冷淡、或是較為拒斥的反應時,兒童會將親近的愉悅和拒斥的害怕連結在一起。此時兒童的主要照顧者經過象徵化而表現出來的拒斥、冷漠、厭惡,會被兒童所內化進來。因此,兒童所理解的自我內涵,是被拒斥的抽象形式。此時兒童根據過往所習得的因應機制會採取過度分析、過度心智化的策略,完全斷開客觀真實,拒斥心智等值模式以維持自我的適應。這個過度分析、抽象的形式,會失去與他人的連結,對心智化而言也無法精確和無法有效率。



結論:Fonagy當代精神分析觀點下的依附風格

我們大致陳述了Fonagy對當代精神分析如何去整合依依附理論所做的努力。整體而言,我們嘗試著整理其理論,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表:Fonagy理論中不同依附風格的發展機制、情緒、認知發展和自我

 安全依附焦慮依附逃避依附
發展機制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主要照顧者看見兒童的心理狀態,以鏡像情緒、象徵的語言來回饋兒童的心理狀態。
C.    兒童將自身的狀態與主要照顧者所呈顯出來的次級表徵相連結並得以內化。
D.   兒童得以以較表徵的方式來思考及運作。
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因著焦慮依附照顧者對外在世界過度敏感,照顧者未經象徵化轉換,以貼近現實的方式回饋給兒童。
C.    兒童缺乏次級表徵,而以貼近真實的方式因應。
D.   兒童將外在客觀真實等同於心理真實,以心智等值模式的方式思考,發展出焦慮依附風格的特性。
A.  兒童具備並經驗到初級的心理狀態。
B.   因著逃避依附照顧者對外在世界拒斥及過度象徵化,以分離現實的方式回饋給兒童。
C.   兒童習得次級表徵的因應方式,並以逃避客觀真實來因應。
D.  兒童採取假扮模式的方式思考,遠離客觀真實,發展出逃避依附風格。
情緒及情緒規制能夠內化次級的情緒表徵,並且彈性使用次級情緒表徵來表達。缺乏情緒的次級表徵,以如同經驗到現實的方式來經驗到情緒;偏好情緒刺激、容易感受到壓力、較缺乏情緒控制。以假扮模式徹底區隔客觀真實與心理真實,以過度表徵、抽象的形式來因應情緒。
認知發展心智化能夠在遊戲中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及假扮模式,並且能發展心智化能力,以達成和他人間的相互主體性。無法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無法區分經驗到現實以及現實的表徵;將外在世界,等同於內在世界的方式與他人融合,而非相互主體性。無法整合心智等值模式和假扮模式,以徹底脫離客觀真實的方式運作假扮模式;將他人視為與自身無關的事物,無法涉入外在真實而達成互為主體性。
自我發展自我內容得以在他人的象徵化回饋中建立;自我與他人均經驗為真實,但能區分自我與他人的不同。 主要照顧者回饋出焦慮和害怕,形成對自我的負向感受。發展早期會以外化和分裂的方式因應;較為成熟後則採取投射性認同的因應策略,使得客觀社會真實被扭曲,形成與內在真實一致的樣貌。個案知覺到主要照顧者對自己的害怕與拒斥,使得自我認為自己是不受喜愛的而產生羞愧感。面對羞愧感採取徹底象徵化的形式,拒絕直接面對此一情緒,使得對自我和他人的認識不精確和無效率。

相較於之前的依附理論,經過精神分析觀點整合後的理論有幾個優點:(一)整合理論提供了依附風格一個明確的機制與發展觀點,能夠與成人期的人格發展與心理病理學相結合。(二)相較於依附理論以內在運作模式來描述,整合理論同時俱備認知發展、心智化能力及自我發展向度的觀點,擴展了我們對成人依附風格的了解。(三)依附理論經過精神分析的整合之後,不再只是一系列單純行為特徵的集群向度,而具備其理論和心理機制的內涵,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論述體系。因此,相較於Bowlby的依附理論,心智化理論或許能夠有更佳的解釋。



給想深究心智化理論的未來方向—

  • 這段文字引自多年前自己的碩士論文《成人依附風格在羅夏克墨漬測驗上的表現》的其中一個段落。雖然論文最終在處理測驗的問題,但仍花了很多篇幅在處理理論和假設,故有了這段文字。
  • 當年在寫論文的時候,主要參照的就是原文書。Peter Fonagy (2005)的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是最重要的參考書。他的文字簡約,清楚好懂,很適合對本來已經具備一定程度的動力取向和依附理論的讀者。
  • 出社會多年後,有一群很用心的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透過讀書會的方式,慢慢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版。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是這本書的中文本,翻譯十分流暢,縮短了當年很多時候在掉在英文語意不甚理解的時間。
  • 如果透過以上兩個連結取得這些書,浣熊可能會獲得一點點的鼓勵。在這裡先感謝您的支持。

Leave a Comment